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比亚迪吉利频遭挖角, 车企人才争夺战升级, 谁才是行业黄埔军校

发布日期:2025-05-29 21:43:31 浏览:37375

汽车圈里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“黄埔军校”?比亚迪?吉利?这俩名字一摆出来,是不是瞬间感觉火药味儿就上来了?说白了,这可不是简单的名头之争,背后牵扯的,是人才培养模式、技术创新实力,还有整个行业的发展走向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嗑,看看这俩巨头,到底谁更能担得起这“黄埔军校”的称号。

先说说比亚迪,这可是个出了名的“工程师文化”浓厚的企业。王传福那是出了名的重视技术,对工程师,那是真金白银地砸,又是引进又是培养。你品,你细品,这种氛围下,想不出人才都难啊!比亚迪内部,学习气氛浓厚,鼓励员工创新,而且待遇也好,职业发展空间也大,这不就是磁铁,疯狂吸引人才嘛!2023年上海车展上,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公开回应了“黄埔军校”的说法,虽然没直接承认,但字里行间,那都是自信啊,对自己家的人才培养模式那是相当认可。2017年,原长城汽车副总裁刘志刚跳槽到比亚迪,担任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,这事儿也说明了比亚迪的吸引力。人家长城汽车的副总裁都来了,这说明啥?说明比亚迪在传统汽车领域也想搞点大事情,求贤若渴啊!截至2024年,比亚迪研发团队已经超过9万人了,我的天,这规模,简直就是“人海战术”啊!有了这么多人,技术壁垒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?

这事儿也有点意思,比亚迪自己培养人才,可也逃不过被别人“挖墙脚”的命运。当年吉利就从比亚迪挖了不少人,时间大概在2003到2005年,工程师、管理人员,那可是挖走了一批,其中有个叫应展望的,原来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,后来也去了吉利。你说比亚迪心里能好受吗?这人才流失,对初期发展肯定有影响。还有个事儿,王传福估计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肉疼,那就是谢世斌的离职。谢世斌是谁?那是比亚迪电动客车项目的“首功之臣”啊!2014年7月,谢世斌离职,据说王传福在告别宴上都哭了,说他是比亚迪的重大损失。后来,谢世斌去了吉利旗下的威睿,继续搞新能源技术,这不就等于帮着吉利来对付比亚迪了吗?你说王传福能不难受吗?

人才流动这事儿,你得辩证地看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,这两家公司之间也经常有人跳来跳去,毕竟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,技术也有交叉,流动也是正常的。这种流动,其实也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创新。谢世斌离职对比亚迪,短期内肯定有影响,比如电动客车项目,可能进度会慢一点。但比亚迪也不是吃素的,人家有“工程师天团”啊,像廉玉波、杨冬生这些核心人物,照样能把技术搞上去。谢世斌去了吉利,确实帮吉利的新能源品牌(像极氪、smart)崛起出了不少力,但反过来想,也刺激了比亚迪的技术进步。还有个事儿,2022年,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离职创业,跑去搞手机和智能硬件了,这说明啥?说明汽车行业的人才,也开始往其他领域流动了,这趋势,挡都挡不住。

这“黄埔军校”的称号,真不是那么好定的。比亚迪和吉利,都在为汽车行业输送人才,都有资格 претендовать на этот титул。要我说,比亚迪在人才培养的规模和体系上,可能更胜一筹,但吉利也在某些领域做得不错。未来的汽车行业,人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,比亚迪和吉利,肯定还会继续在这方面较量,而这,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,绝对是好事!

到底谁才是汽车界真正的“黄埔军校”?这还真不好说,只能说,两家都很牛!